乳液穩定性分析儀能非侵入式、快速、精準地評估乳液、懸浮液、泡沫等多相體系的穩定性,預測分層、絮凝、聚結等失效過程。其工作原理融合光學、機械與智能算法,通過掃描樣品管,實時監測物理不穩定性變化。深入了解乳液穩定性分析儀各組成部件的功能特點,是實現產品優化與質量控制的關鍵。

1、照明系統
近紅外光源(NIR):波長通常為870-880nm,可穿透不透明或高濃度樣品(如乳霜、涂料),避免可見光被遮蔽;
LED陣列:提供穩定、均勻、低發熱的照射,延長光源壽命,確保數據長期一致性。
2、光學檢測系統
線性掃描傳感器(CCD/CMOS):沿樣品管高度方向逐行掃描,獲取透光率或背散射光強度分布圖;
高分辨率成像:每毫米可達數個數據點,精準識別微小絮凝層或界面移動;
雙模式檢測:
透射光:反映顆粒濃度與沉降/上浮過程;
背散射光:敏感于顆粒尺寸變化(如聚結、絮凝)。
3、樣品架與溫控系統
多通道樣品架:可同時容納6-12支樣品管,實現高通量平行測試;
精確溫控模塊:
半導體(TEC)或水浴控溫,溫度范圍通常4-80℃;
可編程溫度循環(如凍融試驗),加速老化評估;
溫度均勻性±0.5℃,確保實驗可重復。
4、機械掃描平臺
步進電機驅動:帶動光源與檢測器沿樣品管垂直移動,掃描速度可調;
精密導軌:確保掃描平穩、無振動,位置重復精度達微米級;
自動歸零與校準:每次掃描前自動定位起始點,消除機械誤差。
5、數據處理與分析軟件
穩定性指數(TSI):自動計算樣品整體不穩定性程度,數值越大越不穩定;
界面追蹤:動態描繪奶油層、沉淀層的移動速度與厚度;
絮凝速率分析:量化聚結動力學過程;
3D圖譜與時間演化曲線:直觀展示樣品隨時間的結構演變。
6、樣品管與配件
標準玻璃管:內徑一致,光學透明,適用于大多數體系;
一次性塑料管:避免交叉污染,適合生物或高粘度樣品;
密封蓋:防止溶劑揮發或污染,維持體系封閉。